1. <rp id="qfgjc"><object id="qfgjc"><blockquote id="qfgjc"></blockquote></object></rp>

      1. <button id="qfgjc"><object id="qfgjc"></object></button>

      2. <th id="qfgjc"><track id="qfgjc"></track></th>

        <dd id="qfgjc"><track id="qfgjc"></track></dd>
        <rp id="qfgjc"></rp>
      3. <rp id="qfgjc"><object id="qfgjc"><input id="qfgjc"></input></object></rp>
        <s id="qfgjc"></s>
      4. <s id="qfgjc"></s>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文明創建

        40年砥礪前行繪就山水城市秀美畫卷

        來源:市住建局 發布時間:2018-10-16 10:40

        山水交融城市美景1(攝影:吳錫標)

         

        山水交融城市美景2(攝影:吳錫標)

         

         

         

         

        10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在岳陽文化藝術會展中心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第9場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改革開放40年來全市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情況作權威發布。局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胡列宇作新聞發布,黨組成員、副局長葛文斌,黨組成員、工會主任易立先,黨組成員、副局長葉湘林,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曉初出席并答記者問。市住建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等60余人參加新聞發布會。

        初秋時節,行進巴陵大地,一座座標志性建筑鱗次櫛比,一條條寬闊道路四通八達,一個個商業新區拔地而起……目及之處,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從城市建成區10平方公里到110平方公里,從局限于長江以南、洞庭湖東岸至“吞長江、擁洞庭、銜遠山”的“1+4+2”城市體系,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城鎮居民基本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建筑業、房地產業兩大支柱行業為城市建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使城市舊貌換新顏。

        岳陽,這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湘北門戶”,由過去的古老小城,打造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現代化新城!它正是巧借著改革開放40年的東風,一躍成為了長江中游重要節點城市、環洞庭湖經濟區核心城市、湖南省第二大經濟體。

        ——大手筆擴城提質,繪就秀美城市崛起美景

        在廟前街土生土長的劉青松老人,今年已79歲高齡。在老人的記憶里,40年前的岳陽,僅有東茅嶺路、洞庭北路、竹蔭街等幾條主要干道。

        現在,主城區街多了,路寬了,樓高了,燈亮了,景美了……如今,連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也很難找到舊城的痕跡。一位闊別岳陽30多年,一直在廣東中山做生意的張紅波借國慶節回來度假時,由衷地感嘆:改革開放40年,岳陽城市變樣了,做大了,長高了,更漂亮了。

        1983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岳陽為省轄地級市。從此,這座長江之濱的古老小城,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依靠“東擴、北靠、西聯、南延、中提”城市發展戰略,岳陽城鎮初步形成“一核”,即中心城區核心區;“三圈”,即環核心區一級圈、環縣城二級圈、環市域周邊三級圈;“兩側”,即沿京廣線和308省道兩側的發展格局。由于地處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戰略的疊加區,被國家列入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規劃,同時列入湖南省“一點一線”和“3+5”城市群,并定位為全省發展三個新增長極之首。

        至2017年底,市城區建成區面積110 平方公里,比40年前的10平方公里擴展了10倍多;城市道路總長759公里,比2000年的88.7公里增長了8.55倍;城市排水(污水)管網1142公里,比2002年的300公里增長了3.8倍;全市建成28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比“十一五”末提高6.5倍;全市城鎮化率57.21%,比40年前的16.2%增長了3.5倍。同時,創建了16個國家級重點鎮、3個省級示范鎮、7個省級中心鎮、20個省級特色鎮,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點中心鎮為梯次,層次分明、規模適度的現代化城鎮體系。

        2018年,市委七屆六次全會作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大部署,城市建設進一步由量向質飛躍,以大氣魄打造山水之城生態美,全面實施了中心城區32處和縣城、鄉鎮20處黑臭水體整治行動、污水管網建設三年行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以及全市粘土磚瓦行業整治行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創新發展產業,打造產城融合升級高地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靠產業支撐。改革開放40年來,岳陽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不斷創新發展,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為岳陽經濟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大幅度優化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上世紀80年代,工人文化宮、體育館、國際大廈、商業大廈等成為岳陽建筑業的標志性建筑。進入90年代,建筑工程日趨精品化、特色化,九州大廈、九龍商廈等一批商業建筑,人民銀行、建設銀行等一批金融大廈,中銀大酒店、中訊大酒店等一批服務設施,新火車站、湘運汽車站等一批交通樞紐,促進了現代化都市的形成。

        進入21世紀,岳陽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構建精神高地,傳承和培育城市文化,讓城市既有現代感,又有歷史感。而隨著岳陽樓新景區、武廣高鐵岳陽東站、岳陽文化藝術會展中心、岳陽體育中心、王家河歷史文化長廊等一批新時期標志性建筑的建成,更是匯聚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城市建設畫卷,成為城市文脈和精神的傳承之地、經典之作。

        建筑業在奏響民生新篇章的同時撬起了房地產業。1993年,岳陽以舉辦龍舟賽的契機,成功地舉辦首屆房地產交易會。進入21世紀以來,進一步科學規劃住房供應計劃,引導房地產業加速從“粗放增長”向“質量優先”轉變;從“本域經營”向“跨界發展”轉變,在建立“商品房、保障房、租賃房”供房模式的同時,實現了與文教衛體娛、旅游、養老、金融、商貿物流、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等產業的高度融合發展。

        2017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產值372億元,比1978年的年產值1.38億元增長了271倍,實現增加值168.7億元,約占全市GDP的5.2%,貢獻地方稅收20.3億元。同時,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以及存量房交易產值178.2億元,比1978年的年產值5918萬元增長了301倍,約占全市GDP的3.2%,貢獻地方稅收17.2億元。

        ——大力度維護民生,樹立住房保障惠民典范

        城市建設沒有休止符,最終目標是維護和發展民生。

        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僅是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更是承載希望的港灣。在岳陽這個山水繞城之地,老百姓對住房的感情更加熾烈,更加深厚。

        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住房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努力實現群眾的“安居夢”。改革開放以來,岳陽住房保障事業先后經歷了住房制度改革、經濟適用房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四個階段的發展。

        1992年,岳陽被列為湖南省住房制度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居民所購房屋可擁有80%的產權。市政府及時出臺配套政策,群眾開始獲得住房全部產權。直至1998年,全市城鎮停止住房實物分房,實行住房貨幣分配。由此,實行了幾十年的住房分配體制正式宣告結束。

        同年,經濟適用住房作為民生保障的發展方向,走上了歷史舞臺。由于經適房能滿足中低收入家庭對住房的剛性需求,解決改制企業困難職工住房問題,從2010年開始,岳陽由實物分配逐步過渡為貨幣分配,有效地改善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促進了存量房市場盤活。2015年,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岳陽停批了經適房建設,至此,經適房完成歷史使命。

        從2007年開始,岳陽開始受理廉租住房申請發放申報。2012年,市政府出臺《公共租賃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對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建設、租賃和管理進行了規范。2013年后,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軌運行,統稱為公共租賃住房。隨著春華家園、嘉信嘉園、春蕾家園、春蘭家園等保障房小區的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區共解決了4629戶最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問題。

        為帶動全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加速推進,根據國家棚戶區改造總體部署,2015年,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十大片區棚改,惠及1.2萬戶近5萬人。2017年,又啟動了15個片區棚改,將解決15萬人居住環境問題。從2010年啟動棚戶區改造以來,至2017年底,全市共實施棚戶區改造14.4萬戶,被評為“百姓點贊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至“十二五”末,全市住房保障總戶數達到30萬戶,同時,全市城鎮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積49.1平方米,超過小康標準13.1個百分點。

        40年櫛風沐雨,40年砥礪奮進,40年蛻蛹化蝶。驀然回首,岳陽城市發展以來每一個節點的細微變化,無不回響著百萬岳陽人民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

        秋霞电影网,秋霞影院,影音先锋神马电影都免费在线观看的手机电影无码片